竹溪新聞網訊 隆冬時節,記者深入縣河鎮先裕村通盛種植合作社,只見一排排依山而建的食用菌大棚鱗次櫛比,菇農們正有條不紊地忙碌着,有的採摘和挑揀香菇,有的製作菌棒架子,有的給菌棒扎孔增氧,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。“我們這個合作社是去年11月份成立的,已經上架了11萬菌棒,現在正採摘第一茬秋栽菇。”通盛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向記者説道,“合作社成立以來,先後帶動先裕村11户農户承包了近5萬菌棒,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户59户參與領養菌棒或基地務工。”
縣河鎮22個村均成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及扶貧互助社,吸納貧困户1000餘户加入合作社成為社員。已建成的先裕村通盛合作社、六合村龍井灣合作社、龍堰河村晟堰合作社、豐香壩村溢民合作社等4個一級合作社,能夠實現統一製作棚架、制棒、滅菌、點菌種、出菇期技術指導、烘乾等多樣產業鏈。其餘18個村食用菌二級合作社,主要負責採購菌棒、菌架以及出菇期技術指導、幹菇回收。也有貧困户通過扶貧互助金,分散養菌,提取收益的分散發展模式。
該鎮在發展食用菌產業過程中,為了更好的鼓勵二級合作社能夠發揮中堅力量,圓滿完成食用菌產業任務,創新機制,通過鎮產業辦實地驗收核算對符合相關條件的合作社給予一定獎補,同時在各村成立扶貧互助社,村書記為理事長,村兩委委員任成員,羣眾做監事長,做到了食用菌產業發展有途徑、資金有保障、層層有監督。
面對食用菌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着的小規模合作社發展困難、技術力量覆蓋面不全、產業配套建設滯後、銷售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和困難,縣河鎮人民政府迎難而上,積極施策,通過實際探索出“鼓勵大户發展+樹立先進典型+組織技術培訓+完善產業鏈條機制”的方法解決問題。
2018年是打贏脱貧攻堅戰關鍵年,是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旺盛年。該鎮通過“幹部引領+能人帶動+合作社幫帶+貧困户參與+共同發展”的產業致富新路子,在精準扶貧工作中,突出產業扶貧,不斷給貧困户“造血”,走出了一條食用菌產業到户、農户脱貧致富之路。截至目前,該鎮成品棒已上架80萬餘棒,已建設棚架2500餘個。下一步,該鎮將搶抓時間節點,確保年底再完成200萬棒的菌棒上架規模,併力爭明年3月底,搶抓季節優勢,做好春栽菇工作,促使貧困户脱貧增收。(劉巧玉)
1、凡本網註明"來源:竹溪新聞網"、"來源:竹溪論壇"或"來源:今日竹溪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於竹溪縣委機關雜誌社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,並註明來源,違反上述聲明者,竹溪縣委機關雜誌社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竹溪新聞網註明"來源:XXX(非竹溪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,可與本網聯繫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電話:0719-2729868 0719-2722699